首页 > 母婴资讯 > 正文

杨烁“军训式育儿”:没有尊重何谈爱子?正确的严父应该这样做......

2019-12-27 17:46:45
0

作者:安歌

01严厉,不是伤人的武器

最近,微博上爆出《一起出发吧》片段,没成想一档亲子综艺,让大家体验到了恐怖片的窒息感。

节目中,演员杨烁因为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,迅速登上热搜。

刚下车时,杨烁儿子杨雨辰走了相反的方向,杨烁大吼一声,“我往哪边走的?再走一遍!”

杨雨辰外套不合身,动作不够利索,杨烁很凶地喊,“所有人都等你呢,快点!”

杨雨辰不知是雨鞋不适应,还是习惯问题,走路有点内八,杨烁一直大吼,会不会走路,脚尖冲前!

杨雨辰本就紧张,被吓的更加慌乱,连路都不会走了。

吼叫还只是严苛的初级表现,杨烁对儿子的冷漠和嘲讽也一并共存。

挑选房子时,杨雨辰坚持选了幸运号5号,可5号房子却距离最远。导演看孩子气喘吁吁,建议他可以适当抱一下孩子,可杨烁却表示,自己选的,自己承担。

爬坡时,也是用威胁的口吻,吓的杨雨辰咬牙往前跑,一点不敢放松。

对于杨雨辰的选择,他嘲讽地说,这是你的幸运数字,真棒。可当杨雨辰哭着说,下次选1时,他又故意说下次1最远。

看着孩子无助绝望的小脸,网友忍不住暴走,对一个7岁的孩子这样,究竟想要啥?

可“杨烁”们在生活中却并不罕见。

杨烁的“严父”形象,正是我们太过熟悉的旧式家长,他们不苟言笑,惯于打击,吝啬鼓励,他们相信对孩子最好的指引,就是裹着严厉的外衣。

02没有被爱过的人,如何表达爱

实际上,杨烁并非是个彻底的“严父”,他对女儿可以温柔宠爱,也可以对Jasper几个孩子,温和又贴心。

可是唯独面对儿子,他就威严起来,理由是,他是个男孩子,将来要成为一个男子汉。

正是这种刻板印象,让他无视孩子的眼泪和脆弱,无视孩子眼里的渴望,只会粗暴地视而不见。

孩子的性别不同,可他们对爱的需要,不会因为生理差别,而有一丝一毫的减少。

节目里,杨烁说,儿子出生后也是他最忙的时候,所以七年中,他陪伴的时间,不足半年。也许,错过了孩子生命里的一点一滴,让杨烁不懂得如何面对这个已经半成熟的孩子。

父子俩的相处中,杨雨辰是小心翼翼的,而杨烁在严苛之下,其实是无措的。他像一个蹩脚的演员,扮演着一个毫无经验的角色。

杨烁缺席了孩子的成长,来不及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父亲,却在无形中复制了另一个自己。他曾在采访中回忆,年少时无比叛逆,“我是从小被我爸打到大的,我跟我爸的关系就是二人见面分外眼红。但现在我很感谢那时对我严格要求的他。”

杨烁的言语中分明并未释怀,当他成了父亲时,他却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爱的正确方式。

他让孩子从车后再走一遍,想要他记住更安全的方式;他威胁孩子拼命爬楼,却站在身后,伸出手来相护。

杨烁是不习惯向儿子表达爱意的,就连一句夸奖,都需要酝酿很久,才能说出来。当杨雨辰含泪看着他时,他躲闪了,忍不住扑到他怀里的时候,他既感动,又愧疚。

他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委屈,只是刻在心里的体验,让他耻于索要爱,更没有勇气表达爱。

身为父母,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,用正确的方式说爱,才不会凉了孩子一颗炽热的,扑向我们的心。

03放下“家长欲”,用爱接纳孩子的心

当我们用严厉和粗暴来对待孩子时,可能不会懂得,孩子为什么会如此顺从。

《魔法岁月:0-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》中写道:归根结底,孩子之所以配合对他的训练,是因为他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赞叹,父母的不赞同会让他感到父母暂时收回了对自己的爱和重视。

杨雨辰的胆怯让人看的心疼,他战战兢兢,如同一个提线木偶,乖巧地按照爸爸的指示行动,不敢有一丝的懈怠。

可是,这份乖巧背后,不过是出于对父亲的爱,即便这让他丢掉了自己。

没有正确表达出的爱,孩子又如何懂得,爱也就偏离了该有的方向。

  • 教导,也要保持爱的纽带

只是,原则上的坚持,并不代表态度上的冷漠和贬低。

即便是确信自己被深爱的孩子,在父母不赞同或者批评自己时,也会觉得像是父母收回了对自己的爱。

孩子天生就是如此,这就是他们感受爱的方式。教导孩子时,不要切断和孩子之间的爱的纽带。

一个感受不到爱的孩子,父母的否定,会让他更加确信,自己不被爱,不值得被爱。

  • 母亲的柔软,化解父亲的坚硬

《小欢喜》中,季胜利是一位区长父亲,同样缺席了孩子的成长,他对待儿子的方式如出一辙,不是质问,就是要求。

父子陷入僵持的时候,母亲刘静温柔地打开了季胜利的心结,让他打破自己,走近孩子,勇敢表达自己的爱。

黄磊曾说,父亲在家里面,他常常会被要求有担当,父爱如山,可山不一定是坚硬的,山也不一定是难以攀登的。

父亲与母亲的爱,都要让孩子感受得到,它是孩子心底最渴望的存在。

  • 所谓爱,都要以尊重为出发点

尊重,意味着孩子是独立和自由的个体,他不该因为是孩子,就有了被随意呵斥和责骂的罪名。

尊重,意味着看见孩子的感受,尊重孩子的需求,不该理所应当地,就要背负超越年龄的担当。

每个孩子的成长,都要走一条完整的时间线,没有人是突然长大的,所有的成长和蜕变都需要时间去慢慢地摸索。

失去分寸的“严厉”之下,包裹的不是深藏的爱,是伤害孩子的冰冷刀光,让孩子在爱而不得的阴影中,独自失落。

身为父母,信任他,欣赏他,爱着他,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生命能量,也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养分。

孩子想要的爱的最好形式,依然是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