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化头条 > 正文

国学文化大师刘宝金:易经文化是万爱之源

2022-06-25 14:25:31
0

“易经:普爱四方,乳育真我,阳我,阴我,功德造谷,万籁合名,生息捭阖,横纵盈丰,乃梦想天国之大道,入极了不辞之根源。”——刘宝金先生

刘宝金老师认为易经教你“立己、爱人”她是万爱之源。他认为,《易经》就是一门教人“立己爱人”的学说,给大家在实践过程遇到的各种状况,提供了准则。这就是易经的义理。

受伤假我,需要佛学,走向自在;

禅宗和道家就是主体性与自由;

实证真我是儒学,而实证真爱则在易经。

爱心与生俱来,爱人的能力却是点点滴滴磨炼而来。

儒家通过天伦孝道磨炼,但父母权威不是平等关系;由于时代进步,“女君子”的培养,可以让平等互动的道德夫妇关系成立,因为是自由选择,才有心灵互动,磨炼出爱人的能力。

道德生活就是仁者爱人。其实,大道至简,回到核心,核心就是普遍性,放在哪里都可以理解和用到,那就是根源。

很多人对于周易的理解一直属于象数派,而哲学却在义理派,启发内在的自信和创造的力量,解决人生难题的信心与智慧,属于生命教育。

不看吉凶而占得失,扭转局势的能力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;创造我的命运,就是所谓的“占得失”。得,是自我的实现;失,是自我的失落。

刘宝金老师认为真爱,表现为尊重、热情、真诚、共情和积极关注,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《易经》用64卦,384爻来告诉我们的尊重自然规律的处事方法,这些方法里面所共同指向的爱的信念:中正、合理、变化、善良------这些简单的道理是需要知行合一的,执行起来并不容易。

虽然知行合一很难,将这些觉悟的底层的爱:顺应自然、中正、合理、变化、善良------融入进去,告诉孩子做人的底线是什么就可以了。这其实也如易经所主张的:评判事物是非的标准是自然规律,顺着自然规律做事情,我们就会吉祥如意。如果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用去违背自然规律,那么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真正懂得爱他人的人,一定是真正同时懂得爱自己的人。爱自己不爱他人,或者爱他人不爱自己,都不是真正的爱。

要讨论“爱”,前提首先要讨论什么是爱,谁来爱,爱谁,以及如何爱。子曰:仁者爱人。以仁比爱,庶几无大差池。关于“谁来爱”,是整个问题的重点以及起点。即“你是谁”的问题。《大学》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所谓修身,是一个人通过对自身所处状态的反思,以达到和保持更加清明与智慧的状态。在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的对话中,试图说明“认识自己”是正确处理与自己的关系,以及“理解别人”的关键,然后才能有正确的行动。中西古典文化都指向一件事,即“修身”与“了解自己”是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前提。

子曰:“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”,“知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。”故所谓修身,就是能够保持在孔子所说的智、仁、勇的状态之中。“智”,是保持学习的主动力,能孜孜不倦,且不亦乐乎。于明理是读经,于书法是临帖,于诗词是吟诵涵咏。一句话,要学习经典。“仁”,是一直处于“散怀抱”与“收视反听”的状态中。“散怀抱”则能与自然交感,“收视反听”则能觉知自身。只有时刻觉知自己的状态,才可能达成最细微的感知。于外,如风的流动,温度的变化,四时的流转;于内,如心绪的起伏,欲望的波动,都能时刻在觉知中,在人与自然、人与物的互动中。“勇”,并非“暴虎凭河”,是既不暴躁也不凝滞的坚定,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从容。保持了这个状态的人,就是处于修身状态的人。

古人所谓“学”,其目的是“借艺修身”。孔子与学生的对话都是以修身作为根本目标,以治国平天下作为终极目标。所以古人的学并不只是学一个具体的知识或技术,而是学习认识自己,回归自己。在这里人又有天性被蒙蔽程度不同的的差别。所谓“柴也愚,参也鲁,师也辟,由也喭”。在孔子的教育中,没有不可教的学生,因为天地不生不可教之人。孔子也从来不讨论谁的力气更大一些,或者谁更聪明一些,谁的记忆力更好。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不是孔子教学的目标。人“有生而知之,有学而知之,有困而知之”,只要志于道,“人一能之已百知”,则“虽愚必明”。

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,是天性的复归。每个人通过学习与感知自己,最终了知自己,调和性情,与自然融为一体。“先天之性”与“后天身体之情”有所不同。修身的过程,一定包含着自我节制的过程,这在西方古代的教育中也存在。我们可以通过质朴的语言、音乐与书法,达到不被巧言令色、靡靡之音、造作之书迷惑的清明。通过吃素来节制吃肉的欲望,以达到吃肉与吃菜一视同仁。通过断食或节食以降低身体对饥饿的焦虑与烦躁,使自己不论饥饱同样安定。能够达到这样状态并持之以恒的人,才能是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。

一个有志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人,必须建立在这样的修为基础之上,否则便是自己的悲哀、家庭的不幸、国家的灾难。只有拥有这样修为的人,才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人。故子曰:“知所以修身,则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”。

有人说伏羲“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创制了《易经》。但我猜想运用最好的应该是女娲——伏羲总结了宇宙间的规律,发现了更多实相,而女娲却用她来呵护万千的后世子孙!

《易经》是什么?《易经》就是那伟大的父爱与母爱。他们担心我们找不到回家的方向,担心我们回家的路上险象环生,留给我们的宇宙生存手册、生命地图。

你若问我读《易经》读到了什么?我会告诉你,我读《易经》读到了深深的“爱”!

刘宝金,男,满族,1970年3月出生,字:宇贤,法号:释恩,单字,善。河北滦县人,大学文化。现任:河北省分会会长、常务理事、中华周易名家排行榜前五名,易学文化推广大使,并个人经营佛像用品公司,现供职“德慧佛堂”,任职堂主。

1990年开始深研易经,所研究涉及易经诸多领域,八字、六爻、奇门、风水等。1998年开始从事易经专业预测工作。并将所研习的国学文化及佛法与易经巧妙融合,探索出一套独特运行思维模式的异向同步全息流行卦法,结合天地人三才之关系,以己卦判定他人或事,而不需求测者提供任何信息。并擅长纯用易经卦象推衍人事,具有浑厚的易学功底和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。二十年服务的客户、指导的企业不计其数,现常年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专业咨询,客户遍布海内外,并深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。主要从事业务:取名、易名、风水布局、预测咨询、八字合婚、择日择吉等。生平之愿,为更多的有缘之士趋吉、避凶、指点迷津,并祝所有的有缘人道高德重、福慧双修。

幼年时受祖上影响,刻苦专研中华传统文化,承祖上衣钵、智慧过人,理解领悟能力极强,参透儒释道精华所在,现从事传统文化推广,并做实业经营(矿山、酒厂、佛像用品等),以“孝、德、善”为做人准则,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,资助了众多生活贫困的人。学术专著《刘公风水论》社会活动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;2012年东北易学大会文学作品《不后悔》、《春 醒》、《滦河石雕》、《母 魂》、《人生无悔》《善 路》、《思 雨》、《谈 龙》、《天 骄》等个人爱好"琴棋书画剑,诗歌茶酒花"、儒释道、四书五经、传统国学经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