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化头条 > 正文

张醒植老师:复兴发展医道

2022-09-30 15:32:55
0

复兴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强国固本,民族复兴,富强长久之根本,是继往开来之必然。而复兴发展中医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,那么,到底要振兴发展那类中医呢?

自从五四爱国运动以来,我们百年探索富国之路,注重了经济和科技,而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,或者说自信不够,所以在认知教育、宣传弘扬、生活应用等方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不够,有传承断层之危险;新中国成立以来,人才的缺乏,文化传承的断层,为了跟随西方教育理念,导致现在全国中医药大学采用的各种中医教材,全部是学西医编写出来,表面上用中医词汇和术语,但是内在思维方式,以及对这些术语理解和解释概念,都是西医系统的,西医思维。并且用西医思想指导考核中医标准,殊不知中医与西医思维方式大相径庭,因而影响着中医的发展广大。

标榜的西方文明无非是科学与民主,一个发展几百年不到的西医,穿个白马褂,便是高尚和科学,西医是穿着一件科学的外衣,而其内包藏着一个不科学的内核;而中医穿了一件不科学的外衣,里面却是科学与玄学的强大的内核;西医表面的华丽所掩盖其内部的空洞,但却能迷惑人,稀里糊涂的西医代表了先进,所以不明事理或者文化不高,再加上别有用心的宣传有意识有目的打压中医发展,所以西医大行其道,因为对中医人为的打压和大多国人认识不够,于是中医在夹缝中生存;西医治病之法,是在病灶上直接治疗,实用技术性强,刀割针缝,瞎子都能感受到,稍微有点智商的一般人,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看到或者感觉它的直接作用,以数字数据考核也直观简单;而中医不是感官的层面,以难以量化管理,一般人难知其理,所以被挤在了黑胡同中徘徊。

钱学森公开表示:“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。”

钱老谈到中医理论对创建系统学的启发时认为,巨系统分两个大的方面,一个方面叫简单巨系统,另外一种叫复杂巨系统。中医研究属复杂巨系统。

钱老说:“人体作为一个系统。首先,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也就是说,这个系统与外界是有交往的。比如,通过呼吸、饮食、排泄等,进行物质交往;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等进行信息交往。人体是由亿万个分子组成的,所以它不是一个小系统,也不是一个大系统,而是比大系统还大的巨系统。这个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各不相同的,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异常复杂的。和西医相反,中医理论才是和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。中医的看法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、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。”可惜钱老的高见并没有被完全重视,成为导向。

中医有没有问题?有,而且问题很明显;表现在对学习者,从业者要求方面,要求学习古传中医的人,必须有一颗尊道贵德的心,应该为这个世界上大众疾苦而努力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也就是要求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,这道德水准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;所以一般人也难学其真。古代药房内心发愿和出发点是:但愿世上无疾苦,宁可架上药生尘;可是现在为人民币服务,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医院要求日进斗金,希望车水马龙,门庭若市;又在提成奖金和分红的指导下,小病向中病看,中病向大病看;所以医院已经忘记初心。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区别就是一场大病;就连药房卖药的也在促销,买200元的药送5个鸡蛋;医院学习韩信点兵,多多益善。看病要求数量和效益啊,卖药的也有任务,于是看病和卖药是工作考核;在利益的推动下,从西医者如雨后春笋,如蜂涌一般进入各大专院校,当然毕业从业者就远远大于中医人员,现在发展也就是中医明显劣于西医,西医考核中医,逼着中医萎缩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医如何能胜过西医呢?因此显得中医本身存在问题了;而且很明显似的。但老天知道答案,让瘟疫流感考验一下中医与西医能耐,于是乎,人们才发现,一味埋汰中医不对劲啊!

中医自己认为中药本身不能治病,这与西医宣传的相反;中医认为人体是最好的药库,中药本身并不能治病,而是通过中药帮助身体恢复人体的五藏六腑的功能,从而激发人的自愈能力;中医治病,通过对症状的分析五藏六腑的寒热,虚实,表里,阴阳,应季辩证施治;而且对疾病认识有外因,内因,金刃劳倦虫兽饮食等非内外因;这就比较复杂,外因有对天地自然,内因有人为自身体质的认识,还有非外因非内因;这让用刀和叉的西方人思维有点转不过弯;治个病,这样考虑的方方面面,比如内病外治,外治依赖中医的气血循环,寒热虚实,有无排脓,是否要托毒生肌,与西医的切割,缝补不一样,考虑的太多了;不简单不明了;比如治疗癌症,中医无癌观念,而西医宣传已经深得人心,癌症不可治,治好就是奇迹;所以西医治疗癌症是手术,放疗,化疗,针对的都是产生癌症的结果;中医治疗癌症,必须逆转癌症的无序化,从发生癌症的原因也就是身体环境方面入 手,把身体调整到不利这个癌症生存,发展的角度,癌症的凝聚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保护过程。西医治癌化几十万很平常,治好了还要红包,治不好还不承担责任;而中医治好了化费几百几千元,治不好便是非法行医,各种攻击无所不用其极,让行医者退缩。

中医治病的思维是整体观,天人合一,平衡论;

中医把人立在天地间,和天体万物是一,是统一的,不可分割的,不是二,可西医恰恰就二,人体和自然界有高度的统一性,因此疾病的治疗过程,也要把人放到自然界当中去进行应季应时而治,因地治宜,因时制宜;而西医认为人身就是一个零件与另一个零件的拼接,他们没有整体观念,头疼就治头疼,为什么要治疗胃或者血管呢?对于天人合一,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个高度和维度,所以就理解不了,于是就以不科学而论之;切割就成了拿手本事;割割割,割错了缝住也看不到哦。

整体观从女娲补天的传说中,我们就明白华夏基因中就有整体观念,天有缺口都要补之,而人得病当然要治之;从伏羲八卦的统一论,阴阳五行学说中,我们不难看出整体观的思维方式;在我们祖先思想概念中,气充满了宇宙,人于天体万物都在气交之中;人在气中,气在人中,元气,是由混沌状态生成天地,生成万物,但是,气没有消失,聚而成形,散则无迹,中医的整体观是天道的体现,既与哲学有关也与哲学无关;地理环境对人体有影响,人体对地理环境也有作用并影响;生态环境是互相作用;传统中医主张自然整体生成,五藏六腑是生命的核心,通过经络气血,把五体脉、皮、筋、肉、骨与脏腑之间关联起来,是场力,是磁场,互相影响。所以治病便是辩证分析,全面考虑。气化论,大部分西方人怎么能理解透呢?

而天人合一,是人与天地是一体的,是互相影响的;例如生病的原因一个是饮食男女,一个是天行戾气,一个是地理病,就是民间通俗的风水病,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冤魂债主;这就牵扯到许多问题,而且不符合我们当前政治理论和导向;属于那个层面的病就偏重于那方面的方法;天行病为天之病,就是各种传染病,流感,是天地戾气不正造成的,地之病就是风水病,主要是肿瘤,癌症等,现在许多国家流行的这两种病,是不是这个原因,大家可以考虑一下;我们不提倡这种说法;但还是要提倡发扬人与自然大环境和谐的观点。

平衡论是治病的根本和灵魂,所以我就重点发挥一下。

平衡论乃《周易》所论,可表万物;太和思想,易道之魂。力达平衡,调理之本。平衡太和思维,是易经之根本。观点不一,角度不同,便有差异;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;千年争论,没有定局。中华渊源,从易经始,奇花异葩,易水所灌,仔细思之,易经所论,平衡冠之。读易明理,万事万物,唯有近衡,便美吉之。平衡存心,自然静之,理智行之。周易思维,以平衡论太和论。风水调理,平衡太和,便流通,便和谐。

宇宙天体,各有形迹,轨道不同,运行不一;星系平衡,灾难不存。如有脱轨,平衡打破,祸灾不断;古人观星,占卜吉祥,预测未来,仔细思索,道理明了。唯近平衡,便达太和。

五行相运,相成相合,相反相克,不可不察。五行流通,生生不息。学易之理,用易调理,仔细思量,一个原则,平衡太和。

人依地存,人以地本;生命之源,地球所孕;人与地球,如母与子,一带相连;母有恶迹,子能平乎?地球处于宇宙之中,或大或小受各星际影响,唯有平衡相处,万物有福;人与其它动物、与其它植物,人与人之间,无不以平衡而论,因为近之平衡,才有各得其所,因为近之平衡,才保持稳定发展;才和谐,才美满。

人无知的开发自然,地球变暖,原始森林少,沙漠化日渐严重,污染环境,所得结果,唯有大自然的惩罚罢了。财富多了,幸福感少了;难到不悲哀么?为何,心中的平衡,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原则打破常了。

而人本身,阴阳平衡,百病不生,阴阳失调,病生疾来;疯子狂人,智慧不差,因阳亢,因阴焦,平衡打破,便差之甚远。易医同源,中医理论博大精深,仔细思量,是以调节阴阳平衡,以平衡作理论基础,因为抓住事物关键,所以独特精到。

中国几千年文化精华,也就是讲中庸,而中庸指导思想来源于《周易》,也就是平衡观。因为平衡才可以平等,因为平等才可以稳定,因为稳定才可以和谐。解决现在国际争端,莫不从平衡出发,平等出发。所以,中华文化独树一帜,永葆青春,永远闪耀智慧的光芒。

领导干部,所起作用,平衡矛盾,解决矛盾,平衡关系,向和谐发展。科学管理,精细管理,无不为平衡作用罢了;经济调控,平衡物价;经济失衡,动乱便生;大国小国,平衡利益;利益不平衡,小处不往来,大则战争起;人类社会,平衡打破,问题增多,灾难便临。因而高明的干部,就是平衡关系的高手。领导艺术,就是平衡关系的艺术。  

阳宅阳气畅,阴宅阴气浓,在风水调理方面,不论是什么门派,不论是用什么方法,为的是力达平衡,所求太和,阳宅旺场,以房主命相大助相生相旺为主导,然后所求平衡太和,阴宅处理,也是同理,以平衡太和,生生不息,而达最佳。

纵观世界万物,无不以衡太和处之。我悟《周易》,唯有平衡太和。对《周易》中心观点,便认为是平衡太和论,有了平衡的心态,我们便不会偏事物的中点中心。作为中华炎黄子孙,作为中国人,让平衡太和观,植入我们的灵魂。世界才会和谐。

而易医同源,所以中医学治病的思维方式,就以平衡为准则;如何平衡法呢?就要从中医治病实质而入手。

中医对疾病产生原因的观点是:正气不足才是产生疾病的根源;西医是还源论方法,是实验医学,中医是整体论,形象思维,是经验和高维度实观验证;西医擅长手术,中医擅长调理;

中医治病的实质是从四气五味入手;中医四气是指中药寒、热、温、凉;中医的五味是指中药五味辛、甘、酸、咸、苦五种味道;中医治病是从中药的药性和滋味,也就是中药的性味和气味;明朝大医张景岳说:药以治病,因毒为能,所谓毒药,是以气味之有偏也,盖气味之正者,谷食之所属是也,所以养人之正气,气味之偏者,药饵之属是也,所以去人之邪气,其为故也,正以人之为病,病在阴阳偏胜耳。

而且古人认为人得病是因为人身之病气,病气就是天地中不正,不当位,不当时的能量,用一些方法,中药,针灸,推拿等,把这些不当位,不当时的能量,让它当位当时,就变成了元真,就没有了病气,没有了坏东西,如果你头脑中有了病气,那病气必然会到你身上,要是做了无为,那就没有病气了;这就有导引术,也就是气功治病了,而便有了精气神学说了,练气,补气,运气,用气等等,便有了武术体育保健等了,于是产生了中华独有的书法,绘画,音乐,武术禅修等文化内涵,因为它们与治病也息息相关,可见中华的医学文化不单是治病那么简单。

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咸入肾,甘入脾;寒凉为阴,温热为阳,四气则为阴阳;寒凉药具有清热,泻火,解毒等作用;常用来治疗热性病;温热药具有温中,助阳,散寒等作用;治疗寒性病症;

辛,主要用来发散,行血,用来治表症;

甘,主要用来补益,用来治疗虚症;

酸,主要用来收敛,固涩,处治疗虚汗,泄泻之类病症;

咸,主要用来通便,泻下及软坚散结,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,也可消除痰火结核等;

涩,与酸味中药类似的功用;

淡,利尿,对于水肿,小便不利疾病有功效;

苦,有泻火解毒和化湿作用;

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,得病就是身体阴阳不平衡,利用中药的四气五味,调整达到平衡,人体便治愈。当代有几个养生专家,号召人们只吃水果不吃谷麦等食物,说可以人长寿120岁,于是形成一股养生风,学习跟随者比比皆是,结果那个养生专家活了五十多岁,这时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养生专家根本是放狗屁。水果属寒,一年四季只吃寒性食品,如何能长寿乎?

要把握平衡就要从阴阳角度出发,阴阳思维也就是辩证思维;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;治病必求于本;中医辩证论治疾病是基本准则,辩证是分析,综合,辩清疾病的病因,性质,部位,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,概括,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状通过种种临床经验,或四诊合参,七字辩病,以及阴阳邪正之间的关系,从而通过概括,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状来揭示疾病的本质,以找到最佳治疗方案;古典中医传承的圣人之治病也,必知天地之阴阳,四时经纪,五藏六腑,雌雄表裹,刺灸砭石,毒药所生,从容人事,以明经道,贵贱贫穷,各异品理,间年少长,勇怯之理,申於全部,治病本始,八正九侯,诊必副矣。

阴阳的运动变化,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,阴阳的消长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,古传中医的象数术数治疗,就是运用先天易数的能量来影响人体后天阴阳变化,使人体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,这就是术数象数治病之原理;而现在中医治病用术数治病还处于遮遮掩掩状态。因为这就又牵扯出中医的分类。

说了这么多,中医学概念有哪些呢?第一:精气学说,就是精气神学说;第二:阴阳学说;第三:五行学说;第四:藏象学说;第五:经络学说。

要发扬广大中医,我们要从中医学概念全面去传承发展,但我们不是发展的儒医,因为五经出,古典亡。孔子编纂五经,典定了几千年来儒家的地位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;但孔老人家把三坟五典全部灭亡了,符合孔子意的就摘录下来,不符合他意的就烧掉,改掉了道家的道医继承,所以道医便不在儒医之中了;因此现在流行的中医是儒医和现代中医,儒医是医学,现代中医是医术,而道医才是医道。由医道统领医学和医术,中医才能发扬广大;在道门中传承的道医中,是要重视数学计算的,有许多计算方法;有修天地之道为,在《周髀算经》,修人伦之道在《九章算术》,计算不同人体时空,不同情况下应该打开哪个窗口,这个窗口就是当下了取穴最精到的地方,这就是道家针灸的精髓,为什么有些道医针灸手到病除,因为他们运用着儒医不会的三坟五典,传承着《归藏易》、《连山易》和祝由术,有全面运用儒医医学,也运用着灵维信息,宇宙能量。

因此,我们发扬广大的是道医,弘扬的是医道,要学习的是全面的中医药经典著作,我们要认认真真的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温病条辨》等入手,特别是要重新认识《黄帝内经》的价值和博大精深,把民间珍贵的医学经验和典籍整理发扬,把完整的中医传承下去,造福大众。